您的位置:首页 > 国内 >

说到护肤品牌 我们为什么总在谈研发?

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”,大众普遍思考的是其应用在重工业、制造业等可以直接促进社会生产效率的行业中的关键性作用。殊不知,科技和生产研发上的创新是每一个行业都需要的品质。改革开放以来,化妆品工业作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、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背景下而较晚起步的行业,也无不体现着该句话的指导性作用。


20世纪末期,大量外资品牌蜂拥踏足中国,有代表性的企业如:美国雅诗兰黛集团、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、和日本资生堂集团。亟待开发的中国市场已表现出对高端日化用品的大量消费需求。外资品牌通过雄厚的资金链和娴熟的市场营销策略,借助兼并、合资等金融手段,迅速抢占中国市场。自此,欧美日韩的美妆护肤品牌在国内开启了垄断时代。国产品牌毫无还手之力,只能靠低廉的价格在低端零售市场夹缝中求生,如百雀羚和美加净。又或者靠与进口品牌相似的商标,打擦边球、博关注度,蹭知名品牌的名气而陷入“假洋货”“冒牌货”的发展瓶颈之中。例如,法国有娇兰,中国有娇兰佳人;法国有碧欧泉,中国有温碧泉。

但随着改革开放,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和政策上大力扶持下,国货民族品牌们渐渐夺回自己的主场优势。抓住电商的风口,“淘品牌”兴起,借渠道顺势完成转型,通过互联网渗透市场。而后随着社交网络持续性高度发展,互联网内容输出转向UGC模式,中国护肤品品牌洞察到中国女性的功效性护肤诉求,而后借助抖音、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,直面各种消费者痛点,高举高打品牌营销,借用流量实现成交的转化。

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的三十年,是风云激荡的三十年。随着时代和市场的发展,每一个顺流而上的节点都有不同的机遇。在消费趋近冷静,市场走向饱和的当下,下一个机遇又在哪里呢?时代的风口难以把握,但是能把握的是品牌自身跨越每一个市场周期的核心竞争力。这个核心竞争力,只有靠坚持创新、坚持研发才能实现。因此,说到护肤品牌,我们总是在谈研发。

在新锐国货品牌中,麦吉丽率先确立了研发在品牌中的首要地位。

品牌的创始人郭苗女士甚至不止一次地表示:只要能生产出安全有效的产品,研发可以不设上限。整体上来说,我国尚未形成化妆品的研发体系,内资企业对于研发投入相对较少。相关数据显示,在为数不多的我国规模较大的化妆品生产企业中,其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平均数也仅在3%左右,而麦吉丽研发投入和销售额的占比大约为5%,远高出同行平均值。该品牌的前沿研究思路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:一是侧重研究人体细胞和基因层面,针对功效成分在人体皮肤上的透皮和有效吸收程度的人体科学研究;二是有关微生物发酵、植物细胞萃取、蛋白多肽合成这类原料端的生物科学工程学研究;三是关注香精小分子、人体情绪和感官科学和行为心理学研究。从多个维度、全方位实现研发对于护肤品牌的赋能作用。

在郭苗女士的引领下,麦吉丽也不遗余力地为更深入的产品研发做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。在生产技术的硬件设施方面,位于湖北宜昌的自有生产工厂占地面积逾3万平方米,共计18条生产线。并在武汉光谷建立占地2200平方米的亚太研发中心,按照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标准建造的高等级实验室,并设有安全评测实验室、香精香料、微生物等基础实验室,同时囊括了护肤、原料、包材、洗涤、彩妆研发的应用实验室。

在软实力方面,凝聚了全世界尖端科研团队。在国内化妆品人才紧缺的情况下,麦吉丽仍然不惜成本地凝聚了专研皮肤科学、神经科学、生物发酵、植物干细胞、化妆品应用研究等多学科、多领域的庞大专家团队,为科研实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品牌首席科学家梁木利男先生是前资生堂研究所所长,首席研发官杨帆先生曾任宝洁新加坡SK-II高级科学家。不仅如此,麦吉丽还具有产学研医一体化的前沿战略思维,产业、高校、科研机构、医院的高度交流合作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的先进系统。

麦吉丽专研科技成分“麦肤因”就是高度重视科研的亮眼成果,凝聚90多种天然养肤精粹,从10000种酵母中甄选而出的非凡菌种,同时具备保湿、亮肤、舒缓、淡纹、紧致、细腻六个维度功效,全面抵抗各类肌肤问题。此外,每年护肤品开发的上市数量都在个位数,产品研发周期要在12到24个月。每一个产品面市之前,都要经过200至300次的试验,争取对产品的功效性、安全性、体验感等有多维度的全面把控。

经过十三五的发展,我国化妆品行业的研发能力大大提升,已经建成了相对完善的研发体系。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,基础研究依然薄弱,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,核心竞争力缺乏。在十四五规划的指导下,中国化妆品企业更应该着力高质量发展,紧盯前沿科学技术,加大研发投入,实现品牌力的升华。而在科研这条路上践行近十年的麦吉丽,已给业界同行做出了优秀的示范成果。